首页 / 大v / 精品小车没市场?只因我这种人太少……

精品小车没市场?只因我这种人太少……

大家车言论

大家车言论

很久前

我要反省一下,在众多KOL里面,我应该是最不愿意开公司的四台“新势力”回家的人,没有之一。原因也没有之一,就是嫌它们太大了……

我好像对大车有一种刻在基因里的抵触。要是去追根溯源问个因果(找个原因甩锅,证明不是自己精神失常)的话,那应该和自己的身形有点关系。

我绝对算不上高个子。那么中等身材的人,先天不足,想要后天补救,会怎么做呢?一种是通过身边的外延物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。潘长江开揽胜、小姐姐买大G,好像找了个保镖一样,特别有安全感。脑回路稍微正常一点,都是选择这条路。

另一个方法就是通过自我安慰、自我暗示,或者狂灌心灵鸡汤,不断给自己找例证,从大文豪到政治巨人到成功商人,到“猫是老虎的师傅”的鸡汤童话,最后终于信了“短小精干”“这不叫压缩,叫浓缩”这些话。

而我恰好在纠结自己身高问题的时候,开始看起了香港的汽车杂志。那时候的香港汽车杂志(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),劲吹“小钢炮”。什么“山路无敌手”呀,什么“一寸短一寸强”啊,什么“塞豆窿专家”呀,什么“短刃巷战王”啊,看得我云里雾里。

连把“Hot hatch”翻译成“小钢炮”,也都是港媒的杰作。不过也确实挺信达雅就对了。

可恨当时的我图样图森破,根本没有识穿“以小博大”就是一碗心灵鸡汤,“超跑杀手”不过是给中产一帖安慰剂的话术,“四两拨千斤”,就是冲突文学里面最容易引发共鸣的桥段。

糊里糊涂地,我就觉得自己和小钢炮们就是同一类物品,上帝创造我们,不是因为材料不够,而是因为这个世界需要“小而精”。顺便,我就成为了小车教徒,顶ta的肺。

有一段时间,很痴迷高尔夫GTI(MK V为止啦)、嘉年华ST、阿尔法罗密欧MiTo、丰田Starlet,还有平成K Car跑车ABC(马自达AZ-1、本田Beat、铃木Cappuccino)等等。到今天,仍然觉得能买M2不买M4,阿尔法罗密欧4C比大一圈的路特斯Evora有魅力……

而且我这种小车癖并不只是停留在键盘阶段,还身体力行地,车虽然越买越贵,可是轴距却越换越短了。从2700mm的 ,到2640mm的C-HR,再到现在2520mm的翼豹,还有被大家戏谑是“负升级”的新飞度……

我觉得我喜欢小车是喜欢到有点难以理解,可能会让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怪癖也说不准。当然能入我购物车的小,绝对不是毫无原则的小,至少第二排还得有点人权的吧。雨燕/速翼特、MINI那种反人类后排,我也接受不了。

​我信奉一个很直观的理论:在同样技术条件下,达到相同的车身刚性和碰撞安全性设计目标,小车一定比大车轻,轻就意味着车的各个零件负担重,开起来自然更加灵活自如。

当然,大车可以通过增强动力来抵消车重的负面影响,驾驶的部分也可以用结构和调校完全完爆小车。车身大了,可以变得更加豪华,更大的车体也可以塞下更加复杂的机械结构,于是大车的行驶品质更好、NVH的操作空间也更大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所有的“精品小车”,意思都是“把50平米的房子用出55平米的实用性”,而不是“空间直接吊打70平米”。只是,简单、干练、节约、高效,似乎更对我的胃口。

有小车信仰不可怕,更可怕的是,这个信仰,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一次次显灵应验。

首先,我一家三口的总身高加起来,才刚刚超过4.5米,所以一辆车5个座位,怎么可能没有空间盈余。既然有盈余,那也就没有了追求大空间的刚需和动力。

然后就是我的用车环境。我住在老区,每天出门都要经过一个菜市场。于是,路上要超越一个个明明不是聋的,却完全听不到汽车喇叭声的公公婆婆,主观没有碰瓷想法,却在客观上碰瓷未遂的大叔,把行车道变成菜田的占道地摊阿姨,还有翘着二郎腿刷着手机做布朗运动的电瓶车……

这样的环境,开着身形娇小的小车闪转腾挪,落得个逍遥自在。要是开大车出入,就像是开着拖拉机闯入刚刚铺好的水泥地般,不仅是全民公敌,自己也很难全身而退。

一方面对大车的福利无感,另一方面享受着小车的便利:轻快、便宜、好停车、好看位,开着没负担,对我来说,这何尝不也是一种“爽”?

所以如果我们买回来的新势力,有Honda e、哪怕是大众ID.3,我觉得我的驾驶意愿会直接提升8个档次。

每次去到欧洲,看到路边齐刷刷停着的小车,觉得这样的场景真和谐。一条简单的算术,一条20米长的街道,可以停进去5辆4米长的车,但如果大家都买5米长的车,每5辆车就会有一辆无家可归。

日本的K car社会在我眼中也是无比和谐。只用了1.5米不到的宽度和4米不到的长度,缩在墙角下,几乎也就是两个人并肩站的宽度,自己的存在不以挤占他人空间为前提,不给其他人带来麻烦,真心不错。

我也明白港媒为何吹爆小钢炮。因为香港的用地环境,和欧洲几个核心大城市、日本东京都是类似的,地少人多,弯多路窄,小车自然有发挥空间。丰田章男说得对,道路造就汽车,有什么样的路就有什么样的车。

所以,在我自己的用车场景里面,我真心觉得小车是美好的东西啊,不影响别人,自己也乐得自在,何乐而不为。

开小车当然是一时爽,那有没有问过乘客意见呢?老丈人也时不时地抱怨我的车怎么越来越小了,老婆现在还是更挂念骐达的无敌大后排。不过,当我老婆转换角色到成为新手司机,要学开车,她还是给出了一个务实的回答:“那还是飞度好。”

当然,“大车”在很多方面也有很大优势。喜欢小车,开小车,大概率会被贴上“穷”“寒酸”的标签。但无所谓,难道我被贴了这个标签,支付宝里的余额就会贬值吗?

虽然不会,可是车对于很多人来说,是“形象工程”,即使内心并不是“以大为美”,可是为了迎合普世价值观,还是选择了门面上更有派头的大车。更何况,对于很多人来说,开大车的获益,远大于它带来的不便。

——所以,精品小车在中国没有市场,只是因为我这种人太少了。但是不能说中国车迷水平不够,不懂欣赏小车。只是因为,我们的用车环境,更喜欢“精品大车”而已。——做“精”的同时,也可以做“大”呀。


全网精选留言 ////


TA的文章

视频推荐 ////